- 梁小芳;
<正>近年来,桂林市临桂区坚守“立足生态、着眼经济、系统开发、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三个强化措施,统筹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累计完成治理面积127公顷,显著改善了矿区周边的人居环境,有效提升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强化资金保障。桂林市临桂区积极拓宽资金渠道,构建多元化筹资体系,精准对接国家政策,成功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其中,桂林市临桂区二塘横山里采石场石灰岩矿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入选国家示范工程,并累计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4项、市级2项。该项目研发的智慧监测预警系统达国际领先水平,能精准识别地质灾害隐患并及时预警。该项目被列为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学术交流会现场考察点,获中央财政资金4 000万元,为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稳定保障。
2025年08期 No.273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 杨媛婷;文静;
<正>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构建“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的常态化监管体系,百色市田阳区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在百色市率先开展耕地保护常态化监管工作,选聘了一批熟悉当地情况、责任心强的同志组成自然资源协管员队伍。该队伍经过专业培训后充实到耕地保护一线,成为田间地头的“守护者”,与政府部门形成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助力田阳区耕地保护工作迈向精细化、常态化新阶段。同时,为百色市全面铺开耕地保护常态化监管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田阳模式、田阳经验。
2025年08期 No.273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 李知龙;
<正>2025年以来,河池市自然资源局通过政府统筹、强化监管、深化执法协同等多项举措,推动生态修复责任落实,全市新增治理面积75.29公顷。政府统筹,全力攻坚。河池市自然资源局印发了《河池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攻坚方案》,并通过由分管副市长召开现场推进会的方式,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压实各县(区)责任。目前全市共完成治理面积702.01公顷。持续监管,规范开采。河池市自然资源局严格审查矿山生态修复方案编制,将矿山生态修复义务履行情况纳入矿产资源开发保护联合监管和矿产督察核心内容;对未按照方案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的矿山,将有关情况通报各县(区)联合监管指挥部核查处理。同时,组织专家及生态环境、水利等主管部门,联合乡镇政府、村民代表开展关闭矿山修复现场验收,创新验收机制,确保治理成效。近期已完成闭坑矿山生态修复方案审查5个、延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审查17个。
2025年08期 No.273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 刘淇飞;彭晶晶;
<正>精准保障107.47公顷自治区重大项目用地、统筹380.47公顷市级指标保障19个项目落地、规范盘活15.2公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资源、创新服务实现38宗规划核实100%办结。这是来宾市自然资源局2025年上半年交出的资源保障答卷。该局聚焦要素保障与高效利用,多措并举破解发展难题,有力支撑了来宾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精准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针对自治区重大项目,来宾市自然资源局建立全链条保障机制,全力争取专项用地指标支持。2025年上半年,成功推动广西三江口新区高性能纸基新材料项目、武宣县东乡(风沿)光伏项目(升压站)等5个项目获得107.53公顷用地指标核销,有力保障了重点产业和民生工程建设。
2025年08期 No.273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