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国土资源

自然之音

  • 青山绿水间,改革绘新篇

    陶琦;

    <正>阳春三月,万象更新。春雨润物,漓江水面涨了起来;春风拂枝,左江和右江两岸的木棉花都盛开了。甲天下山水间,自然资源领域的改革在矿脉深处、在产权簿页、在数字云端等持续深化拓展创新,山水林田湖草迎来了又一个春天。确权登记的数字链融入喀斯特地貌的褶皱。无人机掠过十万大山、猫儿山……林权与水权的电子界桩在云平台自动生成。北部湾的海风,带来了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新气息,产权证书上印着如壮锦纹般的二维码,墨香犹存。

    2025年03期 No.268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本期关注

  • 科普携手科技创新,拓展区域发展新局面

    <正>编者按:广西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更以其在自然资源科普和科技创新方面的不懈努力,成为区域乃至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广西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和生态资源富集区,近年来持续深化拓展创新,撬动自然资源治理效能提升,在国土空间优化、用地用矿改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自然资源科普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突破性成果。

    2025年03期 No.268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 跨越山海的自然礼赞——解码广西自然资源科普工作的创新之路

    满兴贤 ;甘剑伟 ;赖金亮;

    <正>2025年3月7日,广西自然资源厅多功能会议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正在上演。20位经过预赛选拔的科普精英,用生动的语言诠释自然资源的奥秘。近年来,广西自然资源厅加大科普工作力度,广西自然资源科普工作呈现深刻蜕变:科普范畴从聚焦地质灾害防治一隅,向着自然资源全域拓展,广度与深度齐头并进;广西自然资源科普队伍持续壮大,一批批优秀的科普工作者如繁星涌现。回溯过往,数据见证成长。

    2025年03期 No.268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8K]
  • 立足广西共商共建 面向东盟共促共享——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机构建设略记

    潘正伟;

    <正>2022年以来,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以下简称东盟卫星中心)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立足广西、面向东盟,与东盟各国共商共建创新平台、加强学术交流、健全服务机制,共促区域卫星遥感技术和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共享科技攻关成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建立创新平台助力区域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是天然的合作伙伴。2021年10月,在第2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提出建立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的倡议

    2025年03期 No.268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 科技创新激活“一池春水”――广西地质调查院推动地质科技成果转化略记

    杜小品;黄雄基;

    <正>近年来,广西地质调查院主动对接国家和地区发展重大需求,在聚焦地质科技探索、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健全创新成果转化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激活了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的“一池春水”,科技引领水平再上新台阶。机制革新点燃创新“内能”2024年,广西地质调查院牵头实施“广西锰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识别及土地安全利用研究与示范”项目,为广西锰矿区农用地土壤镉、砷等重金属生态风险识别及管控提供技术支撑;启动了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典型岩溶关键带水—岩—土—气—生相互作用岩溶碳循环模型”研究,为中国—柬埔寨典型岩溶关键带碳循环过程对比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参与新开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广西首个页岩气示范项目地质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研究成果可为全区页岩气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2025年03期 No.268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2K]

先锋礼赞

  • 强基铸魂聚合力 擎旗奋进显担当——广西地理信息测绘院资源调查分院党支部创建自治区级机关“四强”党支部纪实

    王长栓;

    <正>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指引下,广西地理信息测绘院资源调查分院党支部(以下简称资源调查分院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扣“两支撑、两服务”工作定位,以创建“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党支部为目标,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2024年12月,资源调查分院党支部被自治区党委区直机关工委命名为第一批自治区级机关“四强”党支部。

    2025年03期 No.268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5K]
  • “她力量”顶起“半边天”――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三代全国三八红旗手薪火相传的故事

    潘正伟;

    <正>从50后张俐萍到70后郭小玉,再到80后潘婵玲,她们分别于1979年、2017年、2025年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她们以实干为要,强化实干意识、提升实干本领、创造实干业绩,凭借敢为人先的创新魄力、精益求精的实干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将青春镌刻在八桂大地的经纬线上,接续奋斗,为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她智慧”,贡献“她力量”。从广西测绘局航测内业队到广西航空遥感测绘院,再到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一代代人赓续实干精神,以实干创实绩,以实绩验实效,以匠心守初心,用“巾帼红”点亮“科技蓝”,绘就了一幅幅“她力量”顶起“半边天”的生动画卷。目前,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已涌现出全国三八红旗手3人,广西三八红旗手1人,广西自然资源厅三八红旗手标兵1人、三八红旗手6人次,2次荣获广西自然资源厅三八红旗集体。

    2025年03期 No.268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灵动空间

  • 带状城市乡镇尺度主体功能区识别与优化探讨――以广西田林县为例

    潘奕好;罗迅;韦俊敏;

    <正>将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度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破解纵向传导失效与横向协同不足的关键举措。当前以县级单元为主导的划分模式存在空间粒度粗放、治理精度不足等问题,难以适应广域空间差异化治理需求。《广西主体功能区局部以乡镇为单元细化规则(试行)》明确提出“以县为基底、乡镇局部细化”的技术路径,凸显乡镇作为国土空间规划末端执行单元的战略价值。研究小组创新构建要素—结构—功能技术框架及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城镇发展—区域协调(“3+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乡镇主体功能精准识别与动态优化;

    2025年03期 No.268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地勘之光

  • 广西融水—柳城地区页岩气有利构造稳定区分析

    岑文攀;董海雨;王祥;

    <正>构造活动控制着泥页岩的沉积及演化、抬升及沉降,进而控制泥页岩的埋深,同时影响泥页岩的生烃和热演化程度,决定页岩气的保存。通常富有机质泥页岩、构造、剥蚀3种因素的耦合关系决定了页岩气的保存条件,在满足形成页岩气的物质条件下,构造对页岩气的保存起着主导作用。近年来,对广西页岩气基础地质条件调查与评价发现,页岩气主要保存在残余向斜构造中,而背斜构造目的层受抬升、风化作用,出露地表或已被剥蚀殆尽,钻井无页岩气显示。

    2025年03期 No.268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技术前沿

  • 新技术在广西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中的应用与实践

    吴小琴;

    <正>海量多源时空数据是全面摸清自然资源家底和及时掌握自然资源变化的保障,在自动化、智能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数据快速获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新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中的普及应用,已成为推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时空数据保障体系构建的当务之急。广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其复杂的地形地貌、频发的多云多雨天气,导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获取周期长、覆盖率低。为更好地服务自然资源精细化管理,满足现阶段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多元化需求,笔者结合广西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探索新技术解决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获取难、处理效率低、方法单一等问题,为实现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2025年03期 No.268 43-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 政务工作用图在领导决策中的应用分析

    陈玮;汤宗俊;

    <正>政务工作用图作为一种直观、高效的信息载体,集成了地理空间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空间规划数据等多源信息,能够为各级领导提供全面、科学、精准的决策依据。一、政务工作用图的重要性(一)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布局政务工作用图通过直观展示广西的区位优势、交通网络、产业布局等信息,助力领导把握全局,优化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如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通过政务工作用图可以清晰了解通道沿线的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分布情况,为优化通道布局、提升运输能力提供决策参考。

    2025年03期 No.268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资源漫话

  • 历史航片:记录大地变迁的空中之眼

    王柏鹏;

    <正>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历史航片如同一把穿越时空的钥匙,以独特的俯视视角记录着地表变迁。从黑白胶片到数字传感器,从人工判读到AI解译,这些“空中之眼”不仅承载着珍贵的记忆,更在科技创新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科技发展:从银盐颗粒到数字像素点是分辨率高、细节丰富,能清晰刻画出城市的原始轮廓,但其检索和共享不便,且复制和传播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如今,高精度扫描技术将这些珍贵的历史航片转化为数字影像,实现了检索、共享、分析、保存和管理的数字化,大大提升了利用效率。

    2025年03期 No.268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0K]

南方视野

  • 广西耕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梁园;

    <正>2024年,广西自然资源厅多措并举推进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取得显著成效。全区耕地总量达333.68万公顷,实现2022年以来耕地总量连续3年净增加。压实责任,耕地保护管理体系趋于完善。广西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为导向,细化明确耕地保护3项指标考核评分要求,建立各项考核指标由专人负责、定期汇报的工作落实机制;持续开展“月调度、季分析”的耕地保护形势分析,成立服务指导工作组下沉县乡,帮助各地及时查漏补缺。遏制新增,耕地持续大规模流出形势得到缓解。广西建立耕地流出预警处置机制,每季度开展全区耕地变化全覆盖遥感监测,将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情况精确到具体地块并第一时间预警相应市、县(市、区);及时公开通报重大违法案件,切实提高全社会耕地保护意识,2024年公开通报重大自然资源违法典型案例2批共18宗,全区耕地流出面积同比下降34.34%,流出量得到有效控制。

    2025年03期 No.268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 北海:多渠道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陈石勇;

    <正>2024年以来,北海市自然资源局通过政策工具叠加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相关经验案例入选广西“2024年全区改革攻坚十佳成果”。拓展弹性年期供地适用范围,扩大惠企政策红利。北海市出台《部分产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管理规则》,探索科研、教育、文体、旅游等其他产业的用地弹性出让机制。如采取弹性年期方式,出让北海海运职业学院项目一期用地,为企业减轻压力,降低用地成本5 798万元。灵活运用现有用地政策,降低项目用地成本。北海市灵活参照重大工业项目相关政策,根据项目投资总额按相应比例确定最终出让金价格,助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其中,为广投绿色生态铝项目节省用地成本约7 000万元。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2025年03期 No.268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 百色:“断源”专项行动见实效

    梁珊;

    <正>百色市自然资源局自打击非法开采矿“断源”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链条、全环节打击违法行为,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截至3月初,全市累计处置涉矿处罚立案539宗,结案466宗,没收矿产品3.4万吨,罚款636.8万元,矿产资源管理秩序向好。问题导向,全面排查灾害隐患。百色市自然资源局组织专班工作组深入各县(市、区),针对违法开采、盗采、越界开采及非法收购等系列问题开展明察暗访;通过公开举报信箱和电话,畅通来信、来访来电等举报渠道,广泛收集线索,确保线索及时得到处理;合计排查出非法收购盗采矿产品点35处,收到举报线索36个,所有线索均已移交公安机关调查。区域联防,科技保障矿山安全。百色市自然资源局在非法采矿高发区和露天矿山布设视频监控,利用无人机开展日常巡查,以强化监管科技手段实现矿产资

    2025年03期 No.268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张文军到桂林市开展工作调研、信访接待并指导基层党建工作

    赵李燕 ;郑百源;

    <正>3月3日至5日,广西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文军一行到桂林市开展自然资源工作调研和信访接待,调研指导基层自然资源部门党建工作。在桂林市不动产登记和房产交易中心,张文军接访项目业主代表,了解项目办证情况及遇到的困难。张文军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用好“证缴分离”政策,解决非业主过错导致的“登记难”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2025年03期 No.26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 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张文军到北海市、防城港市调研

    周复宏 ;贺婧 ;曾绍婷 ;李凌;

    <正>3月12日至13日,广西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文军率调研组深入北海市、防城港市,调研重大项目建设及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工作,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措施,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在北海市,调研组先后到洪潮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合湛铁路(广西段)、玖龙纸业(北海)林浆纸一体化、中谷北海多式联运物流基地及廉州湾大道等重大项目建设现场,详细了解各项目工作推进情况,针对各项目存在的用地用海报批等问题,提出翔实可行的指导性意见。

    2025年03期 No.268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