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编者按:广西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更以其在自然资源科普和科技创新方面的不懈努力,成为区域乃至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广西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和生态资源富集区,近年来持续深化拓展创新,撬动自然资源治理效能提升,在国土空间优化、用地用矿改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自然资源科普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突破性成果。
2025年03期 No.268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 满兴贤
;甘剑伟
;赖金亮;
<正>2025年3月7日,广西自然资源厅多功能会议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正在上演。20位经过预赛选拔的科普精英,用生动的语言诠释自然资源的奥秘。近年来,广西自然资源厅加大科普工作力度,广西自然资源科普工作呈现深刻蜕变:科普范畴从聚焦地质灾害防治一隅,向着自然资源全域拓展,广度与深度齐头并进;广西自然资源科普队伍持续壮大,一批批优秀的科普工作者如繁星涌现。回溯过往,数据见证成长。
2025年03期 No.268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8K] - 潘正伟;
<正>2022年以来,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以下简称东盟卫星中心)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立足广西、面向东盟,与东盟各国共商共建创新平台、加强学术交流、健全服务机制,共促区域卫星遥感技术和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共享科技攻关成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建立创新平台助力区域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是天然的合作伙伴。2021年10月,在第2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提出建立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的倡议
2025年03期 No.268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 杜小品;黄雄基;
<正>近年来,广西地质调查院主动对接国家和地区发展重大需求,在聚焦地质科技探索、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健全创新成果转化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激活了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的“一池春水”,科技引领水平再上新台阶。机制革新点燃创新“内能”2024年,广西地质调查院牵头实施“广西锰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识别及土地安全利用研究与示范”项目,为广西锰矿区农用地土壤镉、砷等重金属生态风险识别及管控提供技术支撑;启动了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典型岩溶关键带水—岩—土—气—生相互作用岩溶碳循环模型”研究,为中国—柬埔寨典型岩溶关键带碳循环过程对比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参与新开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广西首个页岩气示范项目地质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研究成果可为全区页岩气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2025年03期 No.268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2K]